首页 > 获奖作品 >古堡悠悠,生而不灭——基于触媒理论下的西古堡村规划设计

古堡悠悠,生而不灭——基于触媒理论下的西古堡村规划设计

2024-07-23 13:48:30

作品名称:古堡悠悠,生而不灭——基于触媒理论下的西古堡村规划设计
创作人员:李佳祺、李娜、陆怡悦、赵晋阁
指导老师:杨彧
主创人员所在院校/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参赛届数:第三届
赛道:村庄设计
获奖等次:一等奖

01-02古堡悠悠生而不灭——基于触媒理论下的西古堡村规划设计.jpg

03-04古堡悠悠生而不灭——基于触媒理论下的西古堡村规划设计.jpg

作品简介:

西古堡村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西古堡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列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2019年7月,西古堡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由此可见西古堡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开发潜力。在基于存量规划的大背景下,触媒式的活化微更新具有精准治理、精细化管理,见微知著的效果,同时微更新的方式具有对空间场所干预手段较为温和,冲击力较低、操作可持续性强的优势。本次规划以触媒理论为指导进行传统村落的更新改造。

创作思路:

在村庄微更新的过程中把握村庄整体的脉络维系,基于原生的人文历史风貌与日常生活场景、建筑空间特色,选取具备强区位优势、强识别性的场景、复合生活文化商业等功能的活力点作为触媒,采用精准定位的方式修缮保护、整治提升物质空间环境。结合非物质性的文化活动、传统事件等通过无形的文化思想影响行为,共振辐射,激发出村庄整体的活力。

作品应用场景:

作品主要应用与传统村落的更新保护之中,在设计中触媒式微更新持续性的对地块进行织补更新,弹性渐进式的安排改造时序,动态可持续地对区域进行整体的提升活化。

中国乡村文化元素:

1、规划引入加工制造产业,传承发扬村庄当地土特产或农副产品的各种加工制作技艺。

2、设置民俗体验活动广场,可以举办各种民俗活动。农耕信仰和神话传说已经流传千百年,农耕信仰沿着“天人合一”的方向发展,先民希望通过活动而获得消灾降福和佑护。

3、设置村庄文化站对农事活动经典歌谣、农谚、地方小曲小调进行咏唱。

4、规划设置民俗博物馆对手工技艺及农民艺术作品如农民画、剪纸、根雕、水轮、水碓等各种精湛的技艺进行传承。

农民参与度:

在村庄的更新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在规划前期充分咨询村民意愿与村民诉求,进行3次村民研讨会和相关问卷调查,在规划完成后及时向村民进行公示展览和答疑。在乡村产业升级中引入新乡贤,通过新乡贤的投资加入带动村庄整体产业升级。

设计中的难点:

如何兼顾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更新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出具有普适性推广的经验

解决办法:

在方案设计中对整个村庄的交通情况进行梳理,在空间上选取带有典型代表性的院落空间、街巷空间、经营性空间、休闲空间等进行触媒的引入,对空间进行微改造提升空间活力;在产业上引入新乡贤、社会资本等触媒的介入实现产业模式的更新升级;在文化上发挥村落传统文化的优势,结合新的产业模式打造全新的村庄文旅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