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获奖作品 >开江豆笋包装设计

开江豆笋包装设计

2024-08-01 10:23:23

作品名称:开江豆笋包装设计
创作人员:刘思滟、徐冬怡、吴雪萌、龙施雨
指导老师:
主创人员所在院校/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参赛届数:第三届
赛道:绿色包装设计
获奖等次:二等奖

展板1.jpg

展板2.jpg

设计说明.jpg

作品简介

一直以来,豆笋都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也存在一些包装上的痛点,例如大多数产品包装都缺乏精美度,无法在众多同类竞争品中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开江豆笋作为开江的特色产品,本土豆笋品牌也在迅速发展,但是目前的知名度仍未打开。品牌识别上,包装设计无法突出品牌特色,使消费者能够轻松辨识该产品。包装设计上组合包装系列较少,无法形成系列产品,消费者选择较少。本包装旨在凸显出开江豆笋历史悠久、健康美味,符合当代人的健康需求。同时使包装成系列展示,设计出一款符合豆笋特点同时满足现代审美的包装产品。

 

创作思路

此作品以豆笋的制作工艺作为突出表现,其中将最具特点的裹豆皮这道工艺作为包装的主图形。同时结合豆笋健康、美味的卖点,选用绿色和黄色作为主色调。为突出豆笋历史悠久的特点,采用中国风的插画形式,选取了豆笋制作过程中最主要的五个步骤,使消费者了解到豆笋的制作过程,激起消费者的了解欲望,从而进一步树立起品牌知名度。

本方案有以下几点亮点:

1、鲜明的色彩;包装设计采用明亮、温暖的色彩,以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2、简洁的设计:通过去除多余的细节,强调核心元素,使包装在具有传统风格的同时又不失清爽和现代。

3、有趣的图案:包装设计运用有趣的图案和插画,为产品增添活力。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4、故事性与情感连接:消费者喜欢与品牌建立情感联系,因此包装设计具有一定的故事性。采用豆笋的制作过程进行呈现,类似连环画的形式,增加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黏性。

5、环保意识:包装设计材料都采用可回收、可降解材料,减少包装浪费。更加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

 

作品应用场景

根据不同的购买目的,为不同的应用场景设置了不同的盒型。购买目的为自己家庭食用时,采用扣底盒和包装袋形式,成本较低,注重实用性。购买目的为送礼时,采用礼盒包装,外观精美,格调大气。因此,开江豆笋选取了三种主要包装形式。一:飞机盒——不需要粘贴或糊盒,节省了加工成本。同时保护商品,让其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不受损坏。其次,方便配送,使产品能够快速、安全地送达消费者手中。二:礼品盒——作为高档次盒型,可在节日送礼使用。三:扣底盒——承重效果比较好。使产品更加易于携带、存储和使用。在美化商品、宣传商品、促进销售等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对于买来自用的消费者多了一个包装选择。三种不同的包装提供给消费者不同的选择,能更好地发挥其营销功能,帮助品牌有更好地销售成绩。

 

包含的中国乡村文化元素及作品设计过程中的农民参与度

开江豆笋传统制作技艺产生并流传于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的新宁镇、普安镇和甘棠镇,是一种独特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源于清朝初年的“湖广填四川”时期。开江豆笋制作过程繁琐且讲究食材。通过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制作而成的豆笋,无任何添加剂,属于天然绿色食品,食用简单、营养丰富、味道醇香、香嫩绵软、口感嫩滑。2008年被达州市文化局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5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在作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团队亲自前往开江县各乡镇考察,通过田野调查等方式对当地的农民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开江豆笋的制作方法及文化特色。

 

设计中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对开江豆笋图片资料的搜集。由于开江豆笋宣传的缺乏,互联网上能搜集到的图片和影视资料较少,对设计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通过对接主办方工作人员和亲自到开江县拍摄豆笋资料等方式增加了图片资料,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此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