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开江豆杆,
挑选当地六月黄豆
经过磨浆、烧浆、摇浆变成豆浆,
由豆浆变成豆笋。
本设计立足于田城开江的优质的自然环境,深入分析了“田城开江”的各项优势条件,如水源优、光照足、历史底蕴深厚进行元素提取,以开江境内重要的河流——“拔妙河”进行连接,作为包装的主要视觉形象呈现,在品牌包装上使得天独厚得优势条件与产品相融合,展示产品得优良品质。整体绘画风格采用了版画的形式进行表现,刻画了豆笋烹饪过程中的五种烹饪方法,如:凉拌、清炖、炒菜、卤菜、红烧,配合红色和黑色作为主要色系,凸显开江豆笋的质朴、味美与纯正。
突出产品传统特色,助推开江特产推广和城市形象塑造。
创作思路
在创作前期根据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头脑风暴,采用当下流行的国潮风对传统的包装形式进行了升级和更新。
在前期构思过程中,将外包装的切入点确定于开江的优势资源,针对开江县的优质水源、气温宜人、交通便利、手工艺文化和历史底蕴丰厚等因素,进行小场景的插画设计。内部小包装结合豆笋的烹饪方式,提取其最具代表性的关键词进行设计排版,既具审美性又具指导性。Logo设计选用手绘字体,以简约的字体设计和图形展示出传统氛围感,表现其产品的纯粹与朴素,契合整体的包装风格。
包装选用高品质的抽拉式礼盒包装,延续了大礼盒的结构和造型,打造出系列感。此外,包装以白色、黑色、红色为主体色,既具高级感,同时红色具有节日氛围感是送礼的不二选择。可面向的消费群体较为广泛。充盈的画面内容,搭配新潮的黑白版画风格,传达出新颖又具氛围感的视觉形象。
作品应用场景
根据产品的特性,进行了不同的定位划分,面向不同的消费者。主要将其分为“日常食用款”和“礼盒款”
1.日常食用款,产品包装主要为袋装与盒装形式,并与插画进行结合适用于多种使用场景。袋装包装采用复合真空包装袋,可满足真空、无菌、隔绝性等需求;罐装,具有良好的保存功能。均可应用于超市零售、航空食品、便利店销售等领域,作为家庭日常食用或伴手礼。
2.礼品包装:产品采用抽拉式盒型包装,结合开江风貌作为主要视觉图案,以红白配色作为主要色系,具有节日氛围感,可作为节日礼物礼品赠送亲友,表达关怀与祝福;同时,可以作为开江企业向客户或合作伙伴馈赠的礼品,也可作为商务场合的礼物,展示合作关系和感谢信任。
包含的中国乡村文化元素及作品设计过程中的农民参与度
在考察过程中,调研了诸多名胜古迹,从中提取了开江乡村地域特色,如:甘棠胡氏节孝坊,这一座将石刻、陶雕和彩绘艺术融汇贯通的建筑艺术精品,凝聚着古代川东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这种组合式牌坊在国内亦不多见。甘棠胡氏节孝坊对于我们研究欣赏清代的建筑工艺、石刻工艺、制陶工艺及绘画、雕刻技术,都是不可多得的实物样本,具有珍贵艺术价值和厚重历史价值,蕴含着开江县深厚的历史底蕴。
此外,开江豆笋的制作技艺独特,传统制作全程手工操作,所需器具如石磨、黄桶、摇架等手工制作技艺独具一格,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匠人精神,汇聚大豆精华,传统手工匠制。
设计中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难点:
(1)开江豆笋主要流行于省内区县,如何通过设计使其宣传性发挥到最大是一个难点
(2)豆笋是易腐食物,如何使包装保持其新鲜度和口感,延长储存寿命
(3)产品的辨识度,如何与竞品在竞争中体现优势
解决办法:
(1)通过采用当下较为流行的国潮风格的插画,满足大众审美,利于推广
(2)内部包装采用真空形式,既可以满足真空、无菌、隔绝性等需求,又具美观性
(3)产品包装结合了开江风貌作为主要视觉图案,以红白配色作为主要色系,与市场同类产品相区别,突出产品传统特色,助推开江特产推广和城市形象塑造。